深研智慧文博科技,传承中华文化风采 ——记文物鉴定与研究专家刘文思

(文/钟子慧)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明传承发展中发挥了革命性作用。古DNA分析重构了人群起源迁徙历史,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深海技术装备的突破,使我国水下考古由水深50米水域下探至2000米深海。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极大拓展了博物馆的时空边界,数字孪生博物馆正逐步成为现实。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演进,在文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和共同努力下,从文物保护到考古发掘,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科技对文物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突显。

正是在这片充满创新与发展活力的领域上,出现了这样一位杰出的文物鉴定与研究专家——刘文思。她是徐州博物馆馆员,也是一位卓越的文保与科技融合缔造者。凭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砥志研思,着力加强文物领域科技攻关,敏锐地捕捉着隐匿于文物与当代迅猛发展科技之间那些微妙的联系,这些联系切实地推动了文物鉴定与研究的创新发展,延展了文物在数字时代的创新发展空间,赋予其新生命和新生趣,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刘文思自2015年进入徐州博物馆工作至今,已近十年之久。这期间在她的引领和策划下,徐州博物馆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伴随着“博物馆热”的兴起,推出了互动体验、文创产品以及数字文物等多样化创新项目,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而作为文博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刘文思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她深知文物与科技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科技元素叠加于文旅产品之上,而是要在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具有深度体验感和情感共鸣的文旅项目。为此,她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地域魅力的导览内容,并巧妙运用科技、灯光和VR等创新手段,全面革新展陈方式。在她的推动下,观众在博物馆中不仅能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文物,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视觉识别等交互技术,与文物“对话”,以沉浸式的方式感受科技与历史的碰撞之美。

深耕行业多年,刘文思深谙“科技+文物”的融合发展之道,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模式创新,为传统文物鉴定保护、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近年来,她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创新系统,包括“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文物知识图谱构建系统V1.0”“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文物虚拟修复系统V1.0”“面向数字博物馆的文物数据采集及交互展示系统V1.0”等,以一系列创新实践证明了科技是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其中,“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多模态文物知识图谱构建系统V1.0”,不仅荣获了2022年度文物鉴定与研究行业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奖,还迅速跻身文博行业的技术核心领域,成为多家文博单位争相引入的标杆性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成果已在行业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成为推动文物研究与保护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具,为文博领域的技术创新树立了典范。据合作的相关文博单位反馈,这些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发展,新奇的展览内容、全新的交互模式、多元的呈现方式都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在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的同时,更加速推进博物馆的科技化、数字化建设,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开发,提升了博物馆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好玩好学的新博物馆模式点亮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凭借卓越的行业贡献,刘文思还被聘为带路国际众创空间·文物鉴定与研究中心主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政策,依托众创空间智能化与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动众创空间在文物保护修复、科学研究、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科技赋能,与古为新,能够让历史文物焕发新时代光彩。刘文思表示,未来她将继续聚焦于科技的力量,深入掌握科技的核心精髓,唯有如此,才能精准而高效地传递文物的深层价值。通过科技手段,不仅要加强文物的鉴赏与保护,还要使文博行业以更生动、立体的形式展现其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与参观,从而实现长足发展,更好地守护中华文化的文脉。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culture.pufengkj.com/4981.html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024 年 9 月 29 日 上午10:04
下一篇 2024 年 10 月 24 日 下午2:22

相关推荐

  • 临近春节,珠宝奢品商家靠专业和创意“卖爆”了

    春节临近,买年货、逛市集,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 这一习俗源于古代交通不方便,为了迎新春,家家户户会在春节前十天左右准备年货,办年货的主要方式就是“赶集”。 古往今来,吃的、穿的,是办年货最核心的主题,但随着物质丰富,如今人们办年货,选择的范围更广泛了。这其中,珠宝奢品成了置办年货的关键,过年买黄金、买饰品,成了很多人一年一度的“节目”。 对年轻人来说…

  • 都江堰玉禾流年: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终极文创

    文创不是一门小生意,而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文化安全;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驱动引擎;是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以及商业消费的内容与手段;也是个人提升竞争力与幸福感的一把钥匙。 文化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推动地方文化延续及创新增强文化凝聚力 增强文化自信:把积累和创新统一起来,激发全民创造活力,增强国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提升软实力:全球文化创新的发…

    2024 年 6 月 21 日
  • 大学生“三下乡”走进泸州忠山公园,传递青春正能量

    7月13日,一群热情洋溢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生积极投身“三下乡”活动,来到了泸州忠山公园,感受了当地的知识、文化与温暖。这些来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大学生们,秉持着服务社会、助力乡村发展、观察当地特色的初心,在忠山公园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 动。 大学生们沿着清幽的小径漫步,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他们时而驻足观赏盛开的花朵,时而倾听鸟儿…

    2024 年 8 月 12 日
  • 北京弘古堂文化:传承祖先智慧 演绎青铜器工艺品的文化传承

    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和工艺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青铜器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北京弘古堂文化有限公司致力于青铜器工艺品的复制,一直在秉持着传统美学的理念,致力于将古代的青铜器工艺技术传承和发扬光大,将传统美学进行现代演绎。 北京弘古堂文化 打造高端青铜器收藏品 北京弘古堂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

    2024 年 6 月 21 日
  • 浙财艺术学院以传统优秀文化上好毕业生离校“最后一课”

    近日,在2024届毕业生即将离校之际,浙财大艺术学院举办了“不柒而遇”毕业晚会,川剧变脸、舞狮等非遗文化纷纷亮相,现场表演精彩纷呈,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据悉,浙财大艺术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将日常活动办出特色,通过各种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进行…

    2024 年 6 月 22 日
  • 40余名媒体记者“打卡”北京东城文化消费新场景

    6月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6月2日,北京东城区委宣传部举办2023年第二季度“媒体东城行·‘文化+’之旅”活动,邀请40余名媒体记者共聚东城,从观坛艺术空间的观景台远眺天坛祈年殿,体会古今交织的奇妙感受;漫步百年韶州会馆,凝望一段历史,品味一方文化;逛逛书香浓郁的雍和书庭,偶遇一场文艺气息十足的图书签售会……到东城赴一场“文化+”之旅,“打卡”文化消费新场…

    2024 年 6 月 21 日
  • “十二金钗”与《国之大匠》工程跨界联合,共助传统文化发展

    连日来,洛阳文旅火爆全网,从为“公主”催开冬天的牡丹花,到“金甲卫士”、飞鱼服“锦衣卫”在高铁站、地铁站“接驾”,再到汉服小姐姐与游客互动送钻石,从汤馆给外地游客准备“公主专用勺”、“公主专用吸管”,到热心市民开敞篷跑车义务接送五湖四海的“公主”,再到雪天夜晚给游客送暖宝宝贴、姜茶,洛阳文旅凭借一系列花式“宠客”举措,频频出圈,热度居高不下。 1月23日上午…

    2024 年 6 月 22 日
  • 端午文创走俏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

    佩香囊、戴香包,这个端午假期,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在杭州走俏。像这款香囊,别看它体形小,却集合了三种非遗元素:布料是浙江的土布纺织,刺绣来自青海绣娘的传统技法,而木船、开口笑等图案选自流传于云南的民歌集《坡芽歌书》。 第一批4000多个小香囊端午节前就被抢购一空,这两天,当地又追加制作1万多个。 小物件、大文化,端午文创在各地延续传承,不断创新。苏州博物馆新推…

    2024 年 6 月 21 日
  • 中视元创:以总台优质内容IP铸就卓越文创品牌

    中视元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创意类产品注册官方品牌,是总台在文化创意新赛道呈现的全新品牌形象,用于重大商业开发项目。回顾2024年品牌动态,中视元创在文创国际化拓展、乡村振兴平台建设、原创文化IP孵化、跨界品牌合作以及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等领域持续发力,在商业化拓展的进程中,成为全新的传播利器与叙事模式,为总台版权产业的发展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富有创意和影…

  • Wuhu文化遗产日活动精彩来袭,快来抢“鲜”看!

    安徽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孕育出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将于6月9日在芜湖举办。 活动抢“鲜”看 本次活动以“徽印千古·璀璨江淮”为主题,期间将组织开展多项精彩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文化盛宴…

    2024 年 6 月 21 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